省委党史研究室道德讲堂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欢迎来到道德讲堂。道德讲堂,讲述身边的道德故事。
道德,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标杆。而职业道德,却是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必须要遵守的道德准则。职业道德要求我们:遵纪守法,勤政高效、忠于职守,接受监督、顾全大局,团结协作、清正廉洁,率先垂范。
本次道德讲堂分为九个环节:省身、唱歌曲、看短片、诵经典、行崇德礼、学习模范、做承诺、行善事、赠吉祥。
下面,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省身。
请大家静默三分钟,做反省。在家庭中是否孝老爱亲、邻里和谐?在交往中是否诚实守信、文明有礼?在学习上是否温故知新、知行合一?在工作中是否尽心尽责、敬业奉献?在作风上是否求真务实、清正廉洁。
下面,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唱歌曲。
大家一起来唱《十送红军》,《十送红军》使人感到情真意切、难舍难分,借叙事来表达革命根据地人民对红军的深厚感情以及对革命胜利的强烈期盼。
下面,我们进入第三个环节:看短片
观看短片《全国道德模范展播》
下面,我们进行第四个环节:诵经典。
今天诵读的经典是: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请大家先跟我高声朗读一遍: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成功,需要克难攻坚的精神,更需要团结协作的合力。一个单位、一个集体,如果组织涣散、人心浮动,人人自行其是、集体一盘散沙,何来生机与活力?何有形象与成绩?在一个缺乏凝聚力的环境里,个人再有雄心壮志,再有聪明才智,再有丰富经验,也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只有懂得团结协作的人,才会把团结协作当成自己应尽的责任,才能明白团结协作对自己、对别人、对整个单位的重大意义。好,我们再一起来朗读一遍道德经典,加深印象: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
下面,我们进入第五个环节:行崇德礼
现在,请大家起立,请大家怀着敬仰的心情,向“德”字鞠躬致敬。
下面,我们进入第六个环节:学模范。
全国敬业奉献模范方永刚。方永刚,男,44岁,中共党员,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人,专业技术7级,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研室教授。方永刚入伍20多年来,以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立足本职岗位,深入学习、积极传播、模范践行党的创新理论,在党的理论武装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方永刚热爱本职,兢兢业业,在军校教员岗位上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他把业余时间全部用在了刻苦学习和研究党的创新理论上,经常通宵达旦地学习、备课、撰写著作和文章。他读过的《邓小平文选》等书籍,书的四周全被磨破了,厚厚的封面也由于反复翻阅快被磨穿了,空白处密密麻麻写满了所思所悟。正是凭着这种水滴石穿的精神,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党的创新理论每前进一步,他的学习研究就会跟进一步、深入一层,不断推出研究成果。他先后出版16部政治理论专著,完成10项国家和军队重点科研项目,发表100多篇学术论文,荣获全军院校育才银奖、全军政治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方永刚就像时刻保持冲锋姿态的战士,哪怕十几分钟的课都充满激情,他的课充满了理论的力量和人格的魅力,连续6年教学质量被学院评为A等,多次被学院评为优秀教员、青年教员成才标兵,荣立三等功1次。方永刚作为辽宁省国防教育讲师团成员、大连市委讲师团成员、沈阳军区联勤部客座教授,先后为部队和地方党政机关、社区、企事业、干休所、学校等单位作辅导报告1000多场,从军队到地方、从城市到乡村、从北国的漠河边防到南疆的海防哨卡,都留下他传播创新理论的足迹,被官兵群众誉为“平民教授”、“大众学者”和“科普专家”。2006年11月,被确诊为晚期结肠癌的方永刚,仍然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抗争。他坚持从医院回到学院,为海军基层政工干部培训班国防生学员上完了他本学期的最后两节课,还躺在病床上完成了对3名研究生的学期教学和毕业论文写作辅导任务。方永刚真学、真信、真情宣传、真诚实践党的创新理论,用生命的激情诠释了一名军校教员的敬业奉献精神和高尚师德师风。2007年6月20日,中央军委授予方永刚同志忠诚党的创新理论的模范教员荣誉称号。
下面,我们进入第七个环节:做承诺
1.要做一个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有理想的人;
2.要做一个爱学习、爱科学、爱劳动、爱卫生的人;
3.要做一个保护环境、懂得安全、关爱生命的人;
4.要在单位做一名好同事,在家做一个好家长、在社会做一位好公民。
下面,我们进入第八个环节:发善心、行善事环节。
结合党员进社区活动,进行志愿者服务活动。
下面我们进入最后一个环节,送吉祥。
为大家发吉祥卡,进行祝福留言,写好之后请交给我们的工作人员。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我们道德讲堂为大家准备了吉祥卡和祝福留言,寓意是送出吉祥,传递友爱,关爱别人的同时也为自己照亮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