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色资源 >> 红色旅游 >> 正文

加大红色资源开发利用促进平凉经济社会发展

2010-11-04    作者:朱德良    来源:期刊编辑部    点击: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走向独立解放和繁荣富强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形成的革命遗址、遗迹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红色资源。保护好、利用好、发展好红色资源,是关乎巩固党执政地位的政治工程,是关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工程,是当代共产党人和全体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中央《2004年—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以来,红色资源的保护功与开发利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尤其是2008年9月,国家发改委等14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红色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后,各地在多个部门的推动下,红色资源成了红色旅游市场一个新的亮点,它不仅满足了一部分市场需求,也使一些革命老区走上致富之路。平凉是党在甘肃开展革命活动比较早、比较活跃的地区之一,是陕甘宁革命老区的红色外围屏障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红色资源丰厚。因此,重视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对于深入开展中共党史和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促进平凉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党在平凉的革命活动留下了丰厚的红色资源

  平凉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和革命传统。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平凉时辖宁县籍学生王自治等在北平读书时参加了五四运动,联合陇籍青年在北平创办《新陇》月刊。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西安、北平等地读书的平凉崇信籍学生保至善(保存有烈士故居)、静宁籍 李克生等,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向家乡传播马列主义和新文化,促进了民众的思想转变,为党在平凉建立组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926年9月,受中共北方区委指示,随冯玉祥国民军联军到达平凉(联军司令部曾驻张兆钾公馆、今市委机关驻地)的国民联军政治部副部长刘伯坚,带领中共党员吴天长、冀明信等人,在平凉商场召集民众集会、并创办《新陇民报》,宣传大革命的形势和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组建工人总工会(会址张公祠、今红旗一校)、青年学生联合会(会址今一中),整理国民党党务,成立“新文化剧社”在街头演出反帝反封建内容的文明剧,领导工人进行罢工请愿斗争等,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浪潮。

  1927年2月底3月初,从苏联回国的邓小平途经平凉(曾驻北门两湖旅社)去西安,对党在平凉的工作给予了指导。4月,平凉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平凉特别支部诞生(主要活动地址柳湖育乐亭、歇马店),吴天长任支部书记。同时,建立了共青团平凉特别支部,冀明信任支部书记。从此,党在平凉开始了有组织的革命斗争。随着中共陇东特委、中共平泾工委、中共平凉市委、中共平东工委到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共华平工委、中共平东工委(地址关家垭壑、老北山)的先后建立和发展,至1949年7月平凉解放,共建立中共县级工委5个、区级工委13个、支部234个,发展中共地下党员4600多名。同时,建立红村子80多个,领导红色群众3万多人。

  尤其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了贯彻党的八七会议精神,中共陕西省委派刘志丹、谢子长、张秀山、高岗等一大批中共党员,在驻平凉国民党部队中发动了一系列兵运和革命兵变武装起义斗争10余次,为创建陕甘红军与陕甘苏区创造了条件。中共党员刘耀西等在兵运和兵变斗争中血洒平凉黄土地。1935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二十五军为策应中央红军长征北上,转战于静宁、隆德、崆峒、泾川、崇信、灵台、华亭一带,截断西兰公路18天,组织了大堡山伏击战和四坡村反击战,歼敌两千多人,给围追堵截的国民党部队以重创,威震陇原。军政委吴焕先在四坡村反击战中壮烈牺牲。同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静宁,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率中共中央机关进驻界石铺。1936年9月,为接应红二、四方面军长征北上,创建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基地,红军西方野战军一军团一师驻扎静宁界石铺以北地区42天,在单家集组建了中共静宁县委和静宁县苏维埃政府,并建立了10个区、30多个乡苏维埃政权及各乡农民协会等,组织200多人的武装游击队,开辟了3000多平方公里的游击区,有140多名当地青年参加了红军。同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以静宁界石铺为中心的静会地区实现胜利会师,从而为推动中国革命由土地革命战争向抗日战争时期顺利转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东北军的后方基地,在西安事变爆发的同时爆发了平凉事变。为协助东北军牵制胡宗南部队南下进军西安,党中央命令红三十二军、红二十八军、中央军委直属红军骑兵一团组成追击军,由罗炳辉、宋任穷率领先后驻扎平凉崆峒区、泾川、崇信、华亭、灵台等地50多天,与驻防平凉的东北军67军结为友军,在平凉开展了一系列抗日救国活动,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提供了一定后方保障。

  1946年8月,从中原突围到陕南的三五九旅奉党中央命令,在王震率领下兵分两路,分别经平凉华亭、崇信、灵台、泾川和庄浪、华亭、崆峒区返回边区。中共甘肃工委为迎接三五九旅回边区,建立了50多人的中共华平工委武装大队,于同年9月出击华亭关山一带,后遭国民党重兵围剿,与国民党保安队先后发生数次激战,副政委黄鼎在华平交界的崔家山掩护部队突围中壮烈牺牲。1948年5月,解放军西野部队在彭德怀司令员兼政委的率领下,相继进行了西府战役和陇东战役,崇信、灵台县城曾一度获得解放。为配合西野部队在平凉境内的军事行动,中共平东工委游击队在崇信黄花原进行公开武装宣传活动,收缴崇信县自卫队枪枝弹药,队伍扩大到50多人,后被编入解放军正规部队。1948年底,中共平东工委重新组建了武装行动队、交通队和直属工委与镇固工委游击队、5个区级游击小组,后又组建了平凉市工委白花游击队、灵台工委游击队等,开展打击破坏党的组织、残害群众生命、惩治首恶的武装斗争,先后收缴了国民党郿岘、梁原、赤城乡公所保安队的枪支弹药,游击队队伍扩大到300多人,后被编入解放军陇东部队。1949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先后发起平凉战役和千里陇原追击战,长期盘踞陇东的国民党青、宁二马部队纷纷向兰州、银川败逃,平凉所辖各县8月前后相继获得解放。随着党在平凉各级组织和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党在平凉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取得了胜利,从而为平凉人民留下了丰厚的红色资源。

  二、平凉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

  党在平凉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留下的丰厚红色资源,承载着光荣的革命历史、生动的革命事迹、宝贵的革命精神和优良的革命传统,是进行党的历史和爱国主义教育、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养民族精神,进而推动平凉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历史载体,也是促进平凉红色旅游发展的主要依托。为了摸清红色资源的底子,宣传党领导平凉人民进行艰苦卓绝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宣传共产党人、革命志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革命成功的高尚革命精神,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根据中央党史研究室和省委党史研究室安排,平凉党史部门组织人力对境内的红色资源进行了普查摸底,现已初步查清有革命遗址遗迹65处,具有保护和进一步开发利用价值的共37处,均分布在崆峒、泾川、灵台、崇信、华亭、静宁等县(区)。其中,崆峒区11处,泾川县4处,灵台县3处,崇信县8处,华亭县6处,静宁县5处。

  在这37处革命遗址遗迹中,已得到初步保护和被开发利用、并在红色旅游和革命传统教育中发挥作用的只有11处,其余26处皆处于自然状态。这11处的具体情况是: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处;市级国防教育基地1处,县级国防教育基地1处;省级中共党史教育基地1处,市级中共党史教育基地3处。其中,有5处是反映中央红军长征的遗址,即静宁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园、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碑、毛泽东旧居和红军楼、保卫中央机关哨所遗址,归静宁县旅游局管理;有3是处反映早期党的活动和红二十五军长征业绩的遗址,即西北军官学校遗址(平凉城东宝塔梁,今市博物馆院内)、红二十五军四坡村战斗遗址吴焕先烈士墓、四坡村红军楼,分别归平凉市文化局和泾川县文物局管理;有2处是反映中共平凉地下党武装斗争的遗址,即海龙山圣母庙和莲花台,由华亭县文化局管理;1处是民主人士冯玉祥将军的训令碑(王母宫石窟院内),归泾川县文物局管理。

  三、加大对平凉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已刻不容缓

  重视对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充分利用革命遗址遗迹发展红色旅游,已成为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加强对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共党史教育和国防教育,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工程;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经济工程;成为发展红色文化,彰显革命精神,展示崭新风貌,提升当地形象的重要窗口。更重要的是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载体,是相对贫困地区加快经济开放开发与发展的一项重要扶贫工程。

  目前,从全省的红色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情况来看,做的比较好、发展比较快、利用率比较高的是庆阳市、张掖市、定西市等地。尤其是革命老区庆阳市,紧抓近年来国家重视红色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和发展红色旅游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投资资金,在加大对原有建立的革命遗址纪念设施进行维修扩建和重新布设基础上,对未开发的一些革命遗址加大了保护与开发利用力度,基本形成了一定规模,得到了国家的重视与支持。平凉作为陕甘宁革命老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在红色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上也取得了一定成就,红色旅游业得到了初步发展。主要是静宁县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馆被列入国家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后,经静宁县委、县政府多渠道筹集资金,在对纪念馆进行整修保护的基础上,围绕红军楼旧址又进行大规模地改扩建,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园,并对园内馆藏和内容在进一步丰富的基础上进行了高水平的布设,已成为平凉红色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泾川县红二十五军战斗遗址与军政委吴焕先烈士纪念地,近年来在县党史办的呼吁下虽有整修和保护,利用率在不断攀升,但因渠道不畅,资金匮乏而未形成规模。平凉其他县区得到确认和保护的红色资源还基本处于原始状态。因此,加大对平凉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已刻不容缓。

  笔者建议,市委、市政府借助振兴革命老区的机遇组织有关力量,在进一步协助完善静宁县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园的同时,积极争取资金整合与改扩建泾川县红二十五军战斗遗址和军政委吴焕先烈士纪念地为红二十五军战斗遗址纪念馆,并由市上或崆峒区出面申请在平凉修建中共平凉特支暨中共平东工委纪念馆,在平凉312国道初步形成一条红色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旅游精品线,带动和辐射崆峒区的红二十五军白水大堡山战斗遗址与华亭县的中共华亭工委、崇信县的中共月品工委、灵台县的中共灵台工委遗址等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以带动和促进平凉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作者系中共平凉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责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