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史宣传 >> 学习园地 >> 正文

刘正平:全力打造红色旅游强省 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0-11-04    作者:刘正平    来源:甘肃党史网    点击:

甘肃自然风光优美,历史文化厚重,红色资源丰富,既有“历史的长度”,也有“文明的厚度”,还有“红色的热度”,是重要的红色文化资源大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甘肃是一片红色土地,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深入挖掘利用甘肃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对于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从历史地位、资源禀赋、文化内涵、基因传承看,甘肃红色文化资源独一无二、不可替代

甘肃的红色文化资源涉及地域广、时间跨度大、精神内涵深,具有稀缺性、唯一性、独特性等优势。概括来说,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历史地位不可替代,红色记忆历久弥新。陇原大地红色历史源远流长。大革命时期,甘肃是西北地区最早建立中共组织的重要省份之一,是北伐战争的北方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甘肃是对中国革命、中国工农红军、中国共产党人前途命运都产生了决定性影响的地方。陕甘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完整根据地,为党中央和各路长征红军提供了落脚点,为后来八路军主力奔赴抗日前线提供了出发点。甘肃是红军长征行经地域较广、活动时间较长、过境部队最全的省份,是党中央最终确定红军长征落脚点的战略决策地和结束长征、实现革命力量大团结的会师地。甘肃是红西路军英勇西征、血洒祁连的主要征战地。抗日战争时期,甘肃是党和红军的战略大后方,是西北国际交通线的中转站,是抗战文化宣传活动的重要阵地。解放战争时期,甘肃是西北解放战场的最后战略决战地。新中国成立后,甘肃是国家重点项目建设省份,在“一五”计划、“三线”建设中大放光彩。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带领甘肃人民艰苦奋斗,彻底改写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这些重大事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在党的历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穿越历史的时空,这些弥足珍贵的红色记忆,今天依然绽放异彩。

二是革命足迹遍布全省,红色资源得天独厚。甘肃是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省区之一,红色遗址遗迹数量众多、覆盖面广、特色鲜明。这些遗址遗迹主要包括党的重要机构旧址,重要党史人物故居、旧居、活动地,重要事件、重大战役战斗遗址,具有重要影响的革命烈士事迹发生地,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纪念馆、展览馆等。据2019年最新普查统计,甘肃省共有重要的红色遗址遗迹945处,遍布全省14个市州。

三是红色文化独树一帜,红色经典广为流传。甘肃革命战争年代的文艺创作空前繁荣,涌现出了一批特色鲜明、内涵厚重的红色文艺作品。毛泽东在长征路过甘肃时创作了《念奴娇·登岷山》(后来改名为《念奴娇·昆仑》)《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等著名诗词,是毛泽东革命诗词的巅峰之作。全民族抗战时期,《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军民大生产》《绣金匾》等陇东民歌唱红了祖国大地,成为了红色歌曲的经典。以华池封芝琴为原型创作的“刘巧儿”更是家喻户晓的典型艺术形象,评剧《刘巧儿》广泛传播。抗战时期,萧军、茅盾、老舍、顾颉刚、王洛宾等文化名人云集兰州,掀起大后方文化抗日救亡的高潮。甘肃独树一帜的红色文化,具有超越时代的巨大力量。

四是革命精神生生不息,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在陇原大地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孕育和铸就了南梁精神、三军大会师精神、红西路军革命精神、铁人精神、定西“三苦”精神、庄浪梯田精神、八步沙“六老汉”治沙精神等一系列具有丰富时代内涵的革命精神,形成了独特的甘肃革命精神谱系,成为党的革命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为红色基因不断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

二、从顶层设计、开发程度、宣传营销、综合效应看,甘肃红色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挑战艰巨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红色旅游发展,加大红色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力度,推动红色旅游产业提质增效。“十三五”期间重点培育“红色沃土”“长征丰碑”“浴血河西”三大红色旅游区,建成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红色旅游景区。其中,10个系列16个景区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红色旅游接待游客量呈爆发式增长态势。红色旅游的快速发展,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推动力量。但与其他红色资源富集省份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

一是顶层谋划不足,点分散、线路长,导致相互封闭、单打独斗。红色旅游景区多头管理、条块分割、归属不一的问题依然存在。各级各有关部门对发展红色旅游重视程度还不够,市州、县区之间缺乏交流互动,与周边省份合作范围狭窄,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未能得到有效整合,难以连线成珠、聚沙成塔。

二是资金投入不足,资源多、开发少,造成“有盆景、没风景,有景点、没景区”。甘肃红色旅游资源大都分布在偏远落后地区,基础条件较差。大多数红色景区开发深度不够、水平不高,设计运行雷同现象突出、主题特色不鲜明,除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外,缺乏对普通游客的吸引力。

三是宣传推广不足,景点多、品牌少,仍然“藏在深闺人未识”。甘肃许多红色旅游景区也是风景名胜区,但由于对红色资源的挖掘利用不够,导致“满天星星,难见月亮”,真正在全国叫得响的红色旅游品牌不多。像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腊子口战役遗址、哈达铺红军长征旧址、会宁红军长征会师旧址等一些重要红色景点的外界知晓率仍然不高。

四是融合联动不足,潜力大、效益差,只能“守着金碗讨饭吃”。红色文化资源在开发设计上未能很好地与历史文化、自然资源、风土人情等融合,没有实现真正的协作开发。吸引旅游企业、社会资本的支持力度不够,市场主体参与红色旅游产业的积极性不高。大多数红色景区的游览方式、消费项目、旅游产品传统单一,难以给当地带来综合经济效益。

三、抓住历史机遇,做好“红色文章”,甘肃红色旅游产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指出:“要讲好党的故事、红军的故事、西路军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这为开发利用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提供了根本遵循,也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政策机遇。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建设红色旅游强省。建立健全具有权威性的领导机构,加强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的统一规划,打好红色旅游牌,打造红色文化地标。充分利用建设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等有利契机,以打造主题公园的思维和开发体验项目的理念引领新时代红色旅游发展。

二是做到双管齐下,提高红色资源利用水平。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景区接待服务能力。谋划实施一批支撑能力强、发展后劲足、具有地域特色的红色资源开发项目,加大项目带动效应。培养红色旅游人才,讲好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

三是深度挖掘文化内涵,精心谋划旅游项目。加强红色旅游与甘肃特有的始祖文化、丝路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草原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的深度融合,开发体验型红色旅游项目,发展复合型旅游产品,打造集观光旅游、红色教育为一体的经典旅游线路,传播推广红色文化。

四是加大营销推广力度,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创新手段载体,利用影视剧、文学作品等扩大宣传,拍摄红色宣传片、红色微电影、精彩短视频在新媒体播放,使红色旅游资源活起来、动起来、传出去。围绕主题适时推出旅游节事活动,增强红色旅游的新鲜感和吸引力。

五是推进区域战略合作,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加强与陕西、宁夏等省红色旅游景区的横向联合,连点成线、资源互补,互为集散地,互相推送客源,共同推广陕甘宁革命老区红色旅游主题线路,做大市场,提升区域竞争力。

甘肃历史悠久、山川秀美、文化多元,旅游资源异彩纷呈。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说甘肃,“黄土高原、广袤草原、茫茫戈壁、洁白冰川构成了一幅雄浑壮丽的画卷,宛若一柄玉如意”。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有新石器文明、华夏农耕文化之“先河”,有伏羲、黄帝、周秦之“先祖”,有公刘、岐伯、李广等“先贤”,还有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革命“先烈”,世界四大古文明、六大宗教在这里交汇,丝路文化、敦煌文化散发着异蕴风情和独特魅力,黄河千回百转、浩浩荡荡从兰州穿城而过。甘肃让人心驰神往,流连忘返。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甘肃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近年来,我省旅游产业异军突起,始终保持高位增长的发展趋势,旅游接待人数和综合收入增速一直保持在25%以上,稳居全国前列。甘肃旅游开始走向全国、享誉世界,甘肃丝绸之路旅游带、黄河华夏文明旅游带、长城生态文化旅游带等7条精品旅游带列入国家“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重点打造的10条国家精品旅游带之中;金城兰州成为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国内十大热门目的地之一;甘肃被国际权威旅游指南《孤独星球》评选为亚洲十大最佳旅游地第一名,荣登《纽约时报》“2018全球必去的52个目的地”榜单。甘肃旅游生机盎然,厚积薄发,大踏步迈入建设旅游强省的黄金发展期。随着红色旅游热的逐步升温,独树一帜的陇原红色文化必将给甘肃旅游带来更大动力,和着“一带一路”的时代强音奏响“交响丝路、如意甘肃”的华丽乐章。

(责编:党宣)
分享